音箱独立功放的好处
来源:西安正鑫视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馨妙音响 | 发布时间:2021-05-07 22:33
音箱独立功放的好处有哪些
独立功放相对于传统的内置功放设计有什么优势?你能说得出来吗?最简单直接的解释是:由于有了独立的外壳,功放就不用和扬声器挤在一起了。这样的结果,对于它们双方都是有好处的。
独立功放的问世过程就反映了独立功放相对于内置功放设计最大的优势,那就是独立功放由于没有了内置的体积限制,所以可以做到更好的散热效果。觉得体现在多媒体音箱上,内置功放的音箱,由于被密封在导热效果极差的木箱体内,只能通过倒相管的对流进行散热。虽然使用金属背板、散热片外置的方式,可以解决功放芯片散热的问题,但变压器等发热部件的散热问题还是得不到解决。而对于独立功放来说,虽然功放电路同样被封在盒子里,但由于功放盒不像音箱,没有密封的要求,所以可以在发热部件的位置开出大量的散热孔,使得热量可以通过自然对流迅速的发散出去。这对于大功率功放尤为重要。
从功放的一方面来说,独立功放对于电路设计有利。内置功放的音箱,由于功放在箱体内,所以为了容积、稳定性等诸多原因,电路设计的都尽量紧凑,电路的安排也千奇百怪。往往不能达到最优化的电路排布。而独立功放,由于具备了独立的功放盒,具有充足的空间,所以电路设计上可以一切从电学设计的需要出发,而不受客观因素的干扰。
独立功放对于电路的稳定发挥有利。内置功放的工作环境是很恶劣的,在箱体内的空气处于不停的振动中,这些振动的空气会推动功放的PCB板和电子元件同样发生微小的振动,而电容等元件的振动,将会产生放大效应,反映到回放的声音中去,空气与电子元件特别是细密的电路针脚之间的摩擦也会产生摩擦声,使得回放的声音中出现杂声。
而且,除了机械振动的影响,扬声器也会对功放电路产生电磁上的影响。即便是防磁喇叭,微小的漏磁也是不可能绝对避免的,特别是硕大的低音喇叭更是如此。扬声器的漏磁会与功放电路的电源、IC等元件产生复杂的相互作用,从而对功放电路中的电流产生干扰,这种干扰也会被功放电路给予放大,从而产生干扰的电流声。
而从扬声器与音箱的一方来说呢?由于音箱的声学设计,实际是按照裸箱为基准设计的,然而在加入了内置功放后,实际箱体的容积变小了。而对于在左右声道音箱中设计电路的音箱来说,内置功放还使得左右声道的箱体在声学上实际不对称。这种差异必然反映到声音回放的效果上。而独立功放,就不存在这样的问题。而且,独立功放由于不必在箱体上开多余的孔,也减小了箱体漏气的可能。
我们看在Hi-Fi领域里的独立功放产品,它们在设计上都充分发挥了独立功放本身的优势。一般来说,在这些功放上,都利用外壳内较大的容积,将变压器等强电设备和信号电路等弱点设备分别隔离开来,而将主要的功率电路及它们的散热片放在整个功放外壳中通风最好、最有利于散热的地方。这样一来,就充分保证了各个电路部分都能处于最好的工作状态下。而这是内置功放电路所做不到的。
这些,是使用独立功放的原因。但在这个基础上,由于采用了方便的独立功放盒,所以也就具备了在上面增加内置功放电路所无法支持的功能的条件。而这也就是我们所看到独立功放最明显的优点——独立功放最明显的优点,就是操控变得方便了。对于普通的内置功放音箱来说,开关、音量旋钮等一般都放在音箱后部(虽然有侧置或前置的设计,但往往会影响到音箱的音质表现),特别是X.1音箱,更是只能将这些东西放到地上的低音炮上,使用起来当然很不方便。
虽然有些音箱使用了线控或是将控制器设计在左右声道其中的一个音箱上,但所能提供的功能也很有限。而将功放外置,由于有独立的功放盒,所以可以将开关、旋钮等都放到功放盒上,使用起来相当方便。同时,也由于这样,可以提供更为丰富的调节功能,而不会受操控条件的限制。不仅仅如此,在Hi-Fi和AV领域,功放中一般都加入了大量的其他功能,如收音、解码、多输入乃至DSP音效处理等等。这些并不是将功放独立出来的原因,但确实最大的利用了独立功放优势的地方。
说了这么多独立功放的优点,其实总结出来就是一句话——如果不考虑体积、价格等等原因,只从使用效果角度考虑的话,那么独立功放要全面优于内置功放的设计。也正因为如此,所以在Hi-Fi、AV等领域,除了监听设备等少数对于功放的一致性要求极高的设备外,基本上都采用了独立功放的设计。
但是,相对于Hi-Fi领域的普及来说,在多媒体领域里,独立功放的设计并不多见。
表面上看来,这似乎是因为Hi-Fi功放大都使用了复杂的分立元件电路设计,而多媒体产品大都使用的是比较简单的集成电路功放模块。但实际上,这并不是是否是独立功放的理由。
并不是说将功放放到一个外置盒里,就是真正意义上的独立功放了。这只能称为“外置”,但要说“独立”,则还应该具备更多的设计因素。
前面我们介绍了独立功放的各项优点,而作为独立功放,既然花出更多的成本将功放独立出来,当然应该按照独立功放的设计理念,将独立功放的各项优势充分发挥出来,这就需要根据独立功放的结构作有针对性的设计。要利用独立功放在电路体积和操控性上的优势,提供内置功放所不能提供的更丰富的功能。这样才能使得功放独立付出的成本物有所值。
简单的将标准内置功放电路移植外置盒中,也是一种外置功放设计,但是由于在电学结构上,这和内置功放没有区别,所以只是对方便调节和减少机械与电磁干扰有利一些,并不能发挥出外置功放的全部优点,这只是一种“外置”,但不能说是典型的“独立功放”。
按照外置盒的结构设计电路,使功放模块得到了最好的机械结构和散热支持。同时,利用外置盒带来的大空间,提供了遥控、分段调节、多信号输入、等响度、耳放等多项功能,这就使得独立功放盒具备了一个完整家电功放的各项功能,从而不再是音箱的一项“附属品”,而是可以脱离原套音箱独立使用的小型功放产品。
传统意义上的“外置功放”,依然是多媒体音箱的一个组成部分,功率上的薄弱、功能上的欠缺以及由内置功放衍生而导致的先天结构不足使得功放虽然外置,但依然是音箱的附属物,既缺乏独立使用的价值,也缺乏独立使用的能力。而iFi系列将“外置功放“升级为真正意义上的“独立”功放,强大的功能和具扩展性的结构,使得iFi功放不仅可以和本系列的音箱一起使用,而且具备了强大的升级搭配能力。
未来的多媒体独立功放,不会仅仅是将内置功放电路原封不动移至外置盒中的“外置功放”,而将是像HI-FI功放一般,具有丰富的功能、强大的驱动能力及灵活的搭配性的真正意义上的“独立”功放。
音箱独立功放的好处有哪些
扬声器基本上由驱动单元,分音器和声箱构成,这三部分的设计固然重要,所用的材料对音质也有密切关系,假如改变其中一部分材料其馀保留不变,声音必然会有差别,这个差别可能非常明显,有些爱自己动手的发烧友试用不同的材料代替原来的用料,例如给分音器换上“补品级”电容或用发烧线替换原有的接线,有些能令音质改善,亦有些破坏了原来的声音平衡。零件影响音质是一种不可捉摸的事,你以为更换了补品零件会改善声音,有时却相反,原来的几种零件配搭音质或平衡反而更佳,这点可能是设计时已经过了仔细试验达成最理想的零件配搭。发烧友可以自己作试验,但一经如此就会失掉代理商的保用服务,你把原来零件任意更改,出了问题当然由你自己负责。
驱动单元
驱动单元俗称喇叭,在构造用料方面有几点值得特别注意,电动式喇叭的振膜(中及低音喇叭的振膜或称音盆)材料有几种,纸振膜历史悠久,取其质轻和具有适当的阻尼特性,至禽仍有多家名厂坚持采用,但纸振膜易受潮湿霉烂或变形,它的表面硬度低,不能产生高辐射声波速度。但用於低音喇叭声音丰满深沉,十分适合。现在纸振膜多在低音和中音喇叭上使用,纸振膜的高音喇叭已几乎绝迹。
约在八十年代初期,塑料振膜开始出现,在中音和低音喇叭上起初bbc采用bextrene,后来聚丙烯(polypropylene)逐渐普遍,愈来愈流行,今日的扬声器采用这种材料的占了一大部分。聚丙烯振膜具有极高的阴尼特性,不受潮湿影响,可以塑铸出任何需要的厚度及莆状,质轻而硬,物理特性与声音特性均甚佳,聚丙烯还可以与其他材料混合塑铸成硬度更高的振膜,例如混合陶瓷粉,玻璃纤维或石墨等,变化多多,至於实际上聚丙烯振膜声音是否优於纸振膜,见仁见智,采用这种材料的厂家大吹大擂,似乎只有优点而无缺点,但有些人仍认为纸振膜的音色较佳,聚丙烯带“塑胶”味。无论如何,聚丙烯这种材料已厂受厂家和用家欢迎,它不限於在中音和低音喇叭上使用,高音喇叭振膜亦适合。
金属振膜在八十年代已出现,但当时技术只在起步阶段,显露出许多缺点,例如声乾硬,高音剌耳,虽然瞬态响应快但音色不自然,经过多年的改良,高音单元的半球金属振膜首先取得成功,材料包括铝、铝合金及钛等轻金属,将长处发挥和避免缺点,近年来金属振膜半球高音单元变遍流行,甚至低价扬声器亦采用。
至於中音和低音单元采用金属振膜达成优良性能还是近几年的事,英国ae(acoustICenergy)首先制成全金属振膜扬声器,获得崇高评,但售价昂贵。继ae之后,monitoraudio亦发展成全金属振膜扬声器,将这种技术迈向更成熟阶段。全金属振膜扬声器的优点是声音速度快,乾净利落,高音特别宽阔工扬及透明度高。
在振膜周围有一圈边缘与动架连接,它是一种柔顺材料为振膜提供自由活动的悬挂,所用的材料有多种,包括天然橡胶,人造橡胶,pvc塑料,早期更有些厂家用加漆膜的布,它们都做成波浪形或正反半卷边菜令柔顺度达到指定的高低,气垫式扬声器的低音喇叭边缘必面具有非常高的柔顺度以便大幅度活动,一般透气式扬声器需要的是边缘柔顺度较低,这是考虑采用那种材料的主因。
支架
喇叭支架的工作是保持机械构造稳定及为振膜提供准确的活动,支架必须构造坚固和避免谐振,一般喇叭采用的支架材料有钢、铝合金或镁合金等,钢支架是用高压制成,如果钢料厚的话亦相当坚固,现在不少大口径的低音喇叭仍用钢支架,但如果钢料太薄则容易引起谐振,钢支架制造成本较低,所以在低价扬声器中普遍采用。
铝或镁合金压铸的支架在坚固性及防谐振方面性能更佳,外型亦较美观名贵,但这类支架制造成本较钢架高。有些扬声器尤其是日本货,虽然价钱不贵但亦采用合金压铸的支架,主要是为了使外观更有吸引力,实际上喇叭质素平平。
音圈
喇叭音圈根据低、中、高音单元的需要而有不同,高音喇叭音圈用十分细的线绕成,包括铜线和铝线两种,铝线质重较轻,可获得更佳的瞬态响应,但在承载力和耐用性方面不及铜线,中音和低音喇叭多用铜线绕音圈,而且铜线较粗能承受大功率,有些低音喇叭绕二至四层音圈增加承载力,至於铜线形状亦不同,例如圆形、六角及长方形横断面,圆线最普遍使用,六角及长方形线可以紧密排列不留空隙,能增加散热效率相应提高功率承载力。
普通喇叭的音圈多绕在纸管上,但纸不是良好的导热体,只具有轻的优点,为了提高散热效率,有些喇叭采用铝或kapton音圈管,将音圈固定在管上因散热较佳,显著增加承载力,近期愈来愈多扬声器采用这种材料。
一般烧喇叭多数发生在高音喇叭上,因它的音圈用细线绕成,不能承受大功率,有些扬声器设有保护线路,当输入电流过高时自动截断或降低电流防止高音喇叭损坏。中音和低音喇叭音圈较强健不易烧断,只当输入过强时可能导致音圈撞底或偏斜。
磁铁
早期的喇叭多采用镁镍钴(alinco)合金磁铁,它具有高强度和容易防止磁场滞漏的优点,可惜制造成本愈来愈高,厂家们被迫采用氧化铁磁铁,亦称陶瓷磁铁,它也具有相当高的磁力,但需要用大块,有些低音喇叭的磁铁重达20至30磅,磁场散播性强,在防汛磁地方使用必须小心控制。
有一种地球稀有磁体称为samariumCOBalt,中文名译作钐钴磁体,它的磁力为传统式磁铁的五至六倍,因此只需用少量即可达到足够的强度,蛤这种磁体十分昂贵,比较适合用於高单元上,中音及低音单元上甚少见。
分音器
分音器通常用三种零件构成,包括电感线圈、电容及电阻,线圈是用铜线绕成,高通部分线较细,低通部分线较粗,分音器的线圈有空气芯式及铁芯式,视乎不同的设计而定。电容人对音质影响甚大,现在高质素扬声器中分音器多采用聚丙烯电容,它的品质极受hifi迷注意。
一般扬声器的扫音器多将零件安装在线路板上,整齐美观,但线路板的铜迹因通路窄关系,可能对大电流记号不利,所以一些发烧级扬声器采用直接用硬线焊接方式,取得更佳音质。
声箱
用中密度纤维板(mdf),具有更佳期的特性。celestion在他们的sl600 书架扬声器上首创采用航空科技,以三夹层结构的铝制成声箱,有如飞机地板的构造一样,极为坚固全无谐振,那款书架式扬声器非常成功。另一创新的声箱构造是b&w的matrix,内部作骨架式结构配合吸音乳胶从而获得清纯的音质。